0
0
--- 最新消息 ---
丹麥人每年只用4個塑膠袋和?個破壞袋
塑膠的發明帶給人們許多方便的地方,也讓生活更加衛生,甚至現在最為風行的網購所使用的破壞袋,還具備了保密的效果,塑膠產品可以說是無所不在。不過由於塑膠有著難以分解的缺點,因此若要談到減少塑膠使用,北歐國家可以說是世界上的先驅,因為早在1993年丹麥就已經率先全球,針對塑膠袋課徵稅金,而這樣的政策也減少了66%的塑膠使用量。
 
直到26年後的今天,丹麥國民每個人每一年只會使用到4個塑膠袋,相較於台灣每人每年使用660個塑膠袋,成效驚人。而在配套措施方面,在當地的超級市場有設置回收機器,一個寶特瓶就能夠換得折合台幣15元的回收獎勵金,因為這樣的高額獎勵機制,造就了每年可以回收超過11億個回收瓶的傲人成績。今天的丹麥則是將政策重點放在綠能產業的發展,並且訂定目標,希望在2050年就能夠全面停止使用石化燃料。
 
就連以現在眼光來看相對乾淨的核能,丹麥也早在1985年就停止使用,轉而發展風力發電的技術,直到現在風力發電的比例已經幾乎達到近半的全國供電比例,他們還規劃在2030年的時候,將會停止使用煤炭,預計2050年全面停用石化燃料,改以100%的再生能源代替。
 
再將焦點轉向同樣位於北歐的瑞典,他們則是誇下海口打出零垃圾的口號,因為在瑞典有99%的垃圾都可以用來發電,只有大約1%上下的垃圾需要進到垃圾掩埋場。這究竟是怎麼辦到的,原來在瑞典有非常嚴謹的回收機制,以及非常詳細的分類回收項目,讓該國國民養成與垃圾和平共存的生活型態。可以回收的項目包含保特瓶、鋁罐、玻璃瓶,回收價格從新台幣5元到15元不等。
 
其實早在50年前,北歐的汙染問題也曾經相當嚴重,包含森林被大肆砍伐、水汙染問題頻傳,甚至還有滿地的垃圾。沒想到在50年後的今天,北歐已經有國家可以喊出零垃圾的口號,所以長遠的規劃詳細的分類,再搭配上高額的回收獎勵,以及完整的配套措施。不是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,而是將任何關乎環境保護的事情視為一個整體,這樣是有機會可以扭轉現況的。
 
永穩企業身為塑膠袋類製造商,了解塑膠袋和破壞袋等產品有著難以分解的缺點,目前也已著手研發更有利於分解的材質,希望為環境盡一份心力。